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阿瑜陀耶 | 浮世

最近的文章

百日告別 ▎ (不想)坦承遺忘

○ 悲傷者的悲傷自習 對於「百日告別」導演林書宇的印象來自於「九降風」,對我來說那是一只有著青春紀錄軀殼,實為男/女反思批判的性別電影。 若是星座,我恐會誤認他是雙魚(雖然他是Aquarius): 相較於高深莫測精彩連環的故事經營,他更長於抒情詩般的細節,當你把漫長的電影片格獨立切分,每格都能浮現像是詩段的那種短促卻濃厚的情感節奏,像是 「但樹椏試著喜歡 每一葉的不告而別。」,又或「他並不常存在 我也是 不常 有些稀有時刻 剛好都在 就慎重地稱之為愛」 即便長於說情,「九降風」的林書宇終究還是說了一個起承轉合完備的青春故事,而「百日告別」作為一部對於亡妻的悼念電影,每個片段都可以看得出他試圖頑抗時光,以停滯、封存、凝結時光對已逝者記憶的剝奪, 偶爾甚至可以感受到這部電影之於林書宇是某種對於她的降靈/招喚,他或曾想過電影播完之後,一切就會如同電影裡男主角對亡妻的那聲「起來囉」,回歸到未逝完好的原貌(即便沒有,而這真是殘忍)。 是而,「百日告別」並未被寫成一個準備好被他者理解的故事,而更多是導演者自我情感的演練自習:記憶的招喚、亡逝現實的拒絕、無人理解孤獨的再現、逝去者再生的企圖,它成了一部少有情節而細節裡私人情感溢滿的電影。 若無能感受到那些類同的情緒/敏感/經驗,在電影嘎然中止後,觀者恐怕只能望得明明該是抒情詩卻被寫成了無情節小說的困窘。 ○ 悲傷的A面:無人懂得的悲傷 若再退後一步以抽離的視角閱讀「百日告別」,林書宇在他這些對於失去親愛者的感情細節的厚描記述,提供了我們對於悲傷雙面/矛盾性的理解。 悲傷的第一個面向是「個人的重返」,同為一種情緒經驗,快樂與悲傷是截然不同的靈魂區塊,快樂具強烈的社交性,會在人際交往中被擴散強化,形成快樂因分享而加乘的結果; 反之,悲傷/寂寞/孤獨卻是觸及內裡自我反思的情緒型態,或許因為喪失(親愛者)終究會讓個體回望檢視那些形構自我認同/記憶的最重要部分、面臨感情作廢面臨自我修補的心理歷程,是而個人必須離開社會回到自己的內在世界裡去進行暫時(甚至長時)的自我重整。 也或正因為悲傷是這麼一個「自我」修補/重整的過程,悲傷只有自體能夠定義、指認、理解、修改,這也讓各種來自於社會/他者的憐憫

大阪 | 喧嘩的對抗

  一出關西機場,車站裡多歧迷亂的電車路線圖,便警示了這座城裏人口的巨大。大阪,平日有超過三百萬人在此地生活,使其位居日本都市人口排行榜第三名,難以喘息的擁擠與繁雜,是旅人最易感受到的第一印象。 聚集的人口,也模塑出此城自外於他處的人文地貌。 其一是,大阪在商業空間上極具視覺特質,或更精準地說,滿目可及的巨型看板,便是大阪的特徵。一走入商店街映入眼簾的便是看板招牌,難以數計的招牌企圖佔據每個過路人的視線,其目的是用於招攬因人口而形成的消費者商機,也進而形成了都市空間的差異特質。 醒目的服飾搭配則是大阪另一個都市特徵與樣貌,比如:尖頭鞋、花襯衫、窄管褲等。有一說法這些穿著打扮是受到此地人口眾多的花街牛郎的影響,另一種都市心理學的觀點則是,在地居民企圖以張狂的打扮,以為自己在廣漠的人口裡自我標誌,是建構自我認同的手段,也是個人與社會的對話。 我並不特別喜歡這座喧鬧擁擠的城市,但每每在走入商店,聽見店員們那些大聲的「歡迎光臨」時,仍會為了這座城市的活力與朝氣,覺得敬服。

首里城 | 修學旅行

夏末秋初據說是修學旅行的盛季,踏進首里城後每一步都是學生無法遮掩的青春喧囂。 一如風獅爺,首里城是最能代表沖繩的象徵物之一,它列名世界遺產也是境內最巨大並完整的舊古城,為此而可觀。若搭乘電車前往,便是在首里站下車,走出站台抵達城址前以步行約需15-20分鐘,不擅步行者或會是段煎熬的長路程,但途中會過路一片民宅、公園與學校,若能緩下心從漫|慢遊者的角度觀之:前往超市購物的主婦、公園裡叫囂玩耍的孩童、身著制服在巷弄行走返家的學生,倒也是可觀的異地日常。或許無法因觀望而進入他們的生活,但卻也可以此接近他們一點。 走過「守禮之邦」門後便是首里城瀏覽的開始,爬坡上行穿過幾道城門便是正城,行走觀覽的路途中便可以感 座起自於琉球王國的遺跡鮮少有如神社、日本城那種標準|樣板的日本風情,因於斡旋於日本及中國的舊歷史,城身的外觀設計 受這成為兩國文化元素的混合體,像是正城前龍紋柱的設置像是老中國的色彩; 而城身的配色與花紋的工法似乎又是日本風情; 看久了倒也覺得無須刻意將它歸類在某個範疇,終究每種文化都是我文化與他文化交錯融合的動態結果,就跟台灣一樣,同列並陳的多文化元素就是它的特色,也是它的文化。 返途望見仍在修學旅行中的學生們,他們像是聽著又或沒聽著導覽者述說這座城的舊事與他們之間的扣連,百無聊賴的神情。因為他們此時還太年輕,要到幾年以後才會知道整趟修學旅行其實只是一個關於人生的隱喻:要在經歷某些歷史以後,我們才能更接近自己。

柳川 | 地平線下的移動風景

出發的那個下午是雨日,旅行時最不願意面對的上天的注定,在微雨微涼的溫度裡面,我們抵達柳川。 柳川是九州的水鄉,以乘船泛舟的觀光體驗聞名。從柳川為在天神的南方,搭乘電車約需一個小時的時間,途中會經過太宰府天滿宮與久留米等地,前者是信眾鼎盛的學問神社,後者則據說是豚骨拉麵的發源地之一,是博多觀光客一日近郊小旅的熱門路線。 一踏出柳川車站,便有站務員詢問乘船事宜,待其他乘船客現身後,便有小車將我們載往乘船所,下車後眼前便是直長蔓延的河渠,血管般地在城市裡貫穿接連,不同於一般陸地城市的風景。 柳川境內有930公里長的河渠,在古時運用於蓄水、灌溉等農務作業,也有於戰時護城之效,近代為刺激產業發展,便將部分的河渠作以人力觀光船營運,是而,直至今日,這些水道不僅是這座城市的歷史,也是在地居民的生活命脈之一。 從乘船處購票後走下一座橋,便是船旅的開始,由於河道矮於城市的地平線,沿途的景致都成了俯視角,一種任何風景都高了10公尺的視覺經驗,而我們變成在地底探望世界的小矮人。除此地平線下視角的特殊體驗,河道風景亦屬迷人:綠意盎然的柳樹、紅磚老房,以及船夫大哥的笑話與詩句,一路都是雅致的氛圍。 在我們乘船之前,雨停但已無其他乘客,是而我們意外地獨 佔了船隻與旅程裡所有的風景,是種僥倖的幸運。 突然也想到那句,那些你不所欲的,也常常是人生最好的安 排,宛如這躺旅程的縮寫。

九州|太宰府

◎福岡人的視點 她這麼說起她與太宰府的故事。 在求學時期的各項大考之前,父母總會帶著她前往至此,一 起與其他同齡的孩子,在社殿裡接受祈福儀禮,請求神明賜 予考運昌隆。 而入口商弄裡常見的梅枝餅,是表皮微微烤過的紅豆餡麻糬 餅,味道甜但不膩口,不單只是吸引觀光客的嚐鮮商品,也 是她與家人熱愛的小食 (然後當天便買了一袋返家)。 是而,對她/們而言,與其說這裡是觀光勝地,不如說是一段青春的歲月或 生命的信仰,更能貼近她們生活的實貌。 ◎台灣人的視點 就粗略的印象來說,太宰府會讓人聯想起關西的京都,是古鎮老城的質地。 雖然規模小了許多,但剛好的入口商街長度,走逛起來不至 於累人;剛好而未到擁擠的觀光客人數,可以有自由觀覽不 受打擾的自由。在這裡,關於旅行的一切都剛剛好,是漫步 此地的醍醐味。 此途中遭遇了許多來修學旅行或考前參拜的國中學生,聽著 他們吵著討論入廟社前怎麼拿木勺洗手一類的無聊小事,突 然體會,原來青春即便在另外一個陌生國境,也可能會是極 其相似的(幼稚的)形式。 就算已經是老衰至無須面對考試的年紀,身處於這些青春份 子之中,也有種彷彿自己年輕了一點的錯覺。 即便只是錯覺。

博多住吉神社|多種願望一次滿足

  住吉神社位於博多,離天神鬧區不遠,步行20分鐘可至,是市區散步行程的極佳選項。從正門的鳥居進入後,便是長而綠意豐饒的參拜道,氣氛莊嚴肅穆走起來卻神清氣爽。 除漫長的參拜道,住吉神社另一特點便是一次拜足,境內有惠比壽、稻荷等多個社廟,從戀愛、交通安全、順產到事業運勢均有神明駐守傾聽解憂,任何祈願都可一次到位,可說是神社中的Costco(覺得自己會受天罰)。 對喜歡午後散步、神社氛圍或想對神告解的背包客,到博多之時,此地應不會讓你失望。